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专家论坛

  • 儿童喉气道疾病的诊治与展望

    许政敏;

    此文章主要是描述对儿童喉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疾病包括先天性结构异常、感染及肿瘤,提供了一些新的诊治技术。根据儿童疾病的特点,阐述了儿童上气道阻塞的临床评估,以及综合性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学、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其中内镜检查可诊断儿童气道阻塞的程度,也可判断什么性质的疾病。例如喉裂患儿,初次到门诊就诊,可做纤维喉镜检查,得到初步的结果,如果要进一步明确喉裂的程度,需在全身麻醉下做气管硬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喉裂为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Ⅳa型及Ⅳb型。对于儿童喉气道疾病的治疗,阐述的主要是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举例喉裂患儿,Ⅰ型和部分Ⅱ型喉裂可保守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以及进食时体位,手术治疗主要是在内镜下行Ⅱ型和Ⅲ型喉裂修补术。最后展望了一些新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儿童喉气道疾病的应用。

    2023年12期 v.37;No.536 939-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婴幼儿喉气道疾病

  • 102例儿童声带结节的临床分析研究

    倪禕华;陈文霞;许政敏;

    目的:探讨声带结节对于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保守治疗(嗓音卫生教育)与喉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2例声带结节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2~5岁,58例)和学龄组(6~12岁,4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保守治疗组(52例)和手术治疗组(50例)。采用儿童嗓音相关生活质量量表(pediatric voice-related quality of life, pVRQOL)评估声带结节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声带结节1级、2级、3级的pVRQOL评分分别为91.58±8.17,78.87±12.49,72.50±12.08,1级和2级、2级和3级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声带结节评级越高,患儿的pVRQOL评分越小;学龄组pVRQOL评分为69.83±11.11,学龄前组pVRQOL评分87.59±8.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声带结节对学龄组患儿pVRQOL评分影响较明显;保守治疗组治疗前后pVRQOL评分分别为83.99±12.66、87.26±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嗓音卫生教育等间接嗓音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pVRQOL评分,且对学龄患儿更有效(P<0.001)。喉显微手术治疗对患儿pVRQOL评分的提升更为明显。结论:声带结节评级越高,对患儿生活质量影响越大;声带结节对学龄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大于学龄前组患儿;嗓音卫生教育等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在学龄组中较明显。喉显微手术相较嗓音卫生教育等,改善患儿pVRQOL评分的效果更为显著。若家属要求改善嗓音相关的生活质量,则建议采用喉显微手术治疗声带结节。由于本研究随访期仅为术后6个月,因此喉显微手术治疗儿童声带结节的短期疗效明确,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2023年12期 v.37;No.536 94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经支撑喉镜的内镜技术在儿童Ⅲ型喉裂的应用

    黄一天;姚红兵;唐新业;杨阳;

    目的:分析内镜下喉裂修补术治疗Ⅲ型喉裂的疗效,探讨该术式治疗Ⅲ型喉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3年1月共6例于我科接受内镜下喉裂修补术的Ⅲ型喉裂患儿临床资料。手术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在4 mm/0°内镜辅助下使用射频刀或喉剪沿喉裂边缘黏膜制作新鲜创面,用6-0 PDP缝线根据喉裂的范围情况缝合3~6针,术后3个月行改良吞钡检查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接受内镜下喉裂修补术,2例术后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为期7 d的监护,其余患儿术后均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吞咽障碍、喉鸣、反复肺炎的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改良吞钡检查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无误吸,有2例患儿在大口喝水时出现间歇性咳嗽。随访过程中有2例复发,经过第2次内镜下修补治疗后裂隙完全修复,随访至今未再复发。结论:内镜下喉裂修补术可以适用于部分Ⅲ型喉裂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能明显改善患儿吞咽功能障碍、反复肺炎等症状,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案。

    2023年12期 v.37;No.536 948-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婴幼儿喉气道疾病病例分析

    廖桥淯;林宗通;沈翎;杨中婕;高信忠;

    目的:探讨婴幼儿喉气道疾病不同诊治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该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2022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4例喉气道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与教训。结果:4例中3例就诊时已出现喉喘鸣、呼吸困难、生长发育落后等症状,经电子喉镜检查,例1患儿诊断为重度喉软化症(Ⅱ型),行杓会厌皱襞切开术,例2和例3患儿诊断为喉囊肿,行喉囊肿切除术,上述3例均采用可视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术后症状缓解;例4患儿在全身麻醉手术拔管后出现喉喘鸣、呼吸困难,电子喉镜诊断为早期声门下狭窄,予以内镜下行假膜钳夹术,术后症状缓解。结论:婴幼儿喉气道疾病应重视早期症状,尽早行电子喉镜检查确诊,推荐可视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气管插管导致的声门下假膜形成,起病急、发展快,假膜钳夹术方便快速,疗效好。

    2023年12期 v.37;No.536 953-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19例婴幼儿咽喉囊肿气道梗阻回顾性分析

    马玉玲;胡艳;刘海兵;彭中华;袁洛花;

    目的:探讨婴幼儿咽喉囊肿致气道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3年4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咽喉囊肿的19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儿中咽喉部囊肿临床症状主要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进奶困难、哭声低沉无力等,予以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婴幼儿咽喉囊肿临床易误诊和漏诊,在明确病因后应当于早期采取手术治疗,去除阻塞,改善通气。

    2023年12期 v.37;No.536 958-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经口内镜辅助下的喉显微外科在儿童喉部神经纤维瘤的应用

    邹祺缘;姚红兵;杨阳;唐新业;

    目的:探讨儿童喉部神经纤维瘤(laryngeal neurofibromas, LNF)的临床表现及经口内镜辅助下的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可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例喉部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口内镜辅助下喉显微外科技术对4例喉部肿瘤患儿进行了切除,其中1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1例同时行喉T管置入与气管切开术。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3例LNF,1例血管瘤。术后随访,患儿喉鸣、活动后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切除目前是LNF的最佳治疗方法,对有手术指征者应积极采取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该手术方法具有疗效好、微创、美观和喉功能保留的优势,不仅保障了手术安全性,还提高了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发展与推广的价值。

    2023年12期 v.37;No.536 960-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儿童梨状窝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

    周智英;陈文欣;刘佳;付勇;

    目的:探讨儿童喉咽错构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本单位治疗的1例儿童梨状窝错构瘤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发病部位及手术方法等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术后预后良好,随访1年,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儿童喉咽错构瘤罕见,临床上对喉功能障碍和上气道阻塞的患儿需考虑此病。术中完整切除肿块是术后是否复发的关键。

    2023年12期 v.37;No.536 964-967+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婴幼儿喉囊肿治疗新进展

    吕慧英;倪祎华;陈超;陈文霞;许政敏;

    喉囊肿是发生于喉腔的囊性病变,婴幼儿喉囊肿较大时可引起喉喘鸣等上气道梗阻症状,甚至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缺乏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将近年来喉囊肿的手术方式、各术式优缺点等进行总结。并建议在充分沟通评估,明确病变范围及手术优缺点后,选择囊肿穿刺术、部分囊壁切除术、根治性囊肿剥离术、经口机器人手术或开放性切除术。

    2023年12期 v.37;No.536 968-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婴幼儿喉部血管瘤治疗进展

    高星;占小俊;谷庆隆;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在足月新生儿中的患病率约为4.5%。声门下血管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血管瘤,其位置特殊常引起患儿呼吸窘迫,具有潜在的生命危险,因此需要临床医师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患儿病史及生命体征评估做出准确诊断并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本文以婴幼儿血管瘤为综述对象,描述其病理生理机制,对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2023年12期 v.37;No.536 972-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喉裂的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黄一天;姚红兵;杨阳;唐新业;

    喉裂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金标准,症状较轻的Ⅰ型喉裂可尝试保守治疗,例如厚食喂养、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控制反流等方式使其症状缓解,而Ⅱ~Ⅳ型的喉裂大多需要手术干预,目前治疗喉裂有多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注射喉成形术、内镜下喉裂修补术以及颈前径路开放式喉裂修补术。如何去选择更适合患儿的手术方案值得探讨,本文回顾在国内外已发表有关喉裂手术治疗的文献,对于喉裂的手术治疗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

    2023年12期 v.37;No.536 97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婴幼儿先天性喉软化症的诊疗新进展

    刘平凡;林宗通;沈翎;杨中婕;

    先天性喉软化症是引起婴幼儿喉喘鸣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结论,可能与喉部软骨解剖结构发育异常、神经肌肉功能紊乱、胃食管及咽喉反流疾病等有关。典型表现为吸气性喉喘鸣、喂养困难,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主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内镜检查进行诊断,其中内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喉软化症的治疗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轻度及部分中度患儿可经保守治疗自行缓解,部分中度及重度患儿应行手术治疗,声门上成形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改善绝大多数先天性喉软化患儿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发育迟缓等症状,手术效果良好。

    2023年12期 v.37;No.536 982-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婴幼儿声门下囊肿3例并文献复习

    罗晨曦;石秋兰;李琦;

    声门下囊肿是婴幼儿喉鸣的一种少见病因,国内外见少量相关报道。本文报道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3例声门下囊肿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3例患儿均为早产儿,均有气管插管史,症状主要为咳喘,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见声门下见球形新生物。颈部CT呈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治疗支撑喉镜下钳夹咬除新生物,低温等离子烧灼囊壁。术后随访均未复发。

    2023年12期 v.37;No.536 986-98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鼻咽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程超;钟建文;王顺成;刘大波;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是一种间叶性软组织肿瘤,生物学特性多表现为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该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儿童期肿瘤,平均发病年龄10岁,婴幼儿更为罕见,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临床表现与肿瘤发生部位有关,当肿瘤占位对相邻器官产生压迫,会表现为疼痛及功能障碍。从目前文献报道来看,发病部位以消化、呼吸系统居多,也偶见泌尿生殖系统、头颈部及四肢,其发生于婴幼儿鼻咽部累及鼻腔,笔者尚未见国内外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累及婴幼儿鼻腔和鼻咽的巨大IMT,通过多个手术路径行等离子微创手术获得满意疗效,可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2023年12期 v.37;No.536 989-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 小儿声门上喉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

    万吴汉徽;王智楠;

    喉错构瘤是一种发生在喉部的良性增生性瘤样病灶,本文报告1例我科收治的小儿声门上喉错构瘤患儿,并对相关文献报道的12例喉错构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喉错构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2023年12期 v.37;No.536 993-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论著—研究报告

  • 不同肿瘤扩展模式对T3期声门型喉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分析

    凌志明;胡国华;王志海;马玮;王晓强;朱江;曾泉;

    目的:研究不同肿瘤扩展模式在T3期声门型喉癌手术治疗中的预后影响。方法:对91例T3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91例患者中,前侵犯58例(63.7%),后侵犯33例(36.3%),后侵犯与环状软骨背板(P<0.001)、杓状软骨(P=0.001)、声门下(P=0.001)侵犯显著相关。部分喉切除组与全喉切除组生存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喉切除组中前侵犯肿瘤5年无病生存率优于后侵犯肿瘤(HR:4.681,95%CI 1.337~16.393,P=0.016),声门下侵犯与较差的5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相关(HR:3.931,95%CI 1.054~14.658,P=0.041)。同时,还发现环状软骨背板侵犯是部分喉切除术后发生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67,95%CI 1.89~71.98,P=0.008)。结论:经选择的部分喉切除术较全喉切除术同样能获得良好的肿瘤学结果。后侵犯和声门下侵犯是T3期声门型喉癌部分喉手术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环状软骨背板侵犯与部分喉术后喉狭窄相关。应进一步细分喉癌患者的肿瘤侵犯模式,以选择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3年12期 v.37;No.536 998-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多样性临床分析

    管玥;胡国华;王志海;马玮;王晓强;潘敏;朱江;曾泉;

    目的:探讨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多样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0例头颈肿瘤术后接受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缺损部位、缺损类型、术中出血量、皮瓣制取时间、皮瓣面积、存活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入组30例患者,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6~82岁。修复下咽部分缺损22例(同侧19例,对侧3例),联合对侧胸大肌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2例,修复颈部皮肤缺损2例,腮腺区皮肤缺损2例,颞骨区皮肤缺损1例,颈段食管缺损1例。皮瓣制取术中平均出血量8 mL,皮瓣制取平均32 min,皮瓣面积范围:5.0 cm×4.0 cm~20.0 cm×8.0 cm, 30例皮瓣存活27例(90.0%),6例并发术后咽瘘(经换药后皮瓣存活4例);1例并发静脉血栓(经换药后皮瓣坏死)。29例患者肩颈部功能(抬举、内旋、外展)未受明显影响,1例并发肩部感染经治疗后功能未受影响。结论:锁骨上岛状皮瓣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轴形筋膜瓣,易于制取,质地薄而柔软,可用于修复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供体部位并发症率低。在头颈部肿瘤术后修复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023年12期 v.37;No.536 1005-1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经验交流

  • 自上而下逆行切除甲状腺在胸骨后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吴静;里晓红;姚长玉;王大明;刘业海;

    目的:探讨自上而下逆行切除甲状腺的手术操作方法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6月本组手术医生用自上而下逆行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的病例,总结手术操作的技术要点、可行性及优点。结果:共收集使用该操作方法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15例,其中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5例,Ⅱ型胸骨后甲状腺肿10例,术后病理均为良性。单侧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时间为40~60 min,双侧70~90 min。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声嘶、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表现。术后7 d内均正常出院,无手术相关并发症表现。结论:自上而下切除甲状腺的方法适用于Ⅰ、Ⅱ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可以避免常规手术方法因胸骨后的甲状腺下极难以暴露分离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的弊端,加快了手术速度降低了操作难度,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23年12期 v.37;No.536 1011-1013+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5例成人喉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分析

    申园园;王刘中;曹华;

    目的:探讨喉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RMS)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喉RMS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5例喉部RMS早期均被误诊,多发生在声带,肉眼观为光滑的肿块,多表现为声嘶。3例为胚胎型,1例多形型,1例梭形型。除早期行手术切除并术后辅以放化疗的患者随访至今无复发,3例因肿瘤复发死亡,1例肿瘤全身多处转移。结论:喉RMS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易被误诊为良性肿块,确诊后尽早行扩大范围的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

    2023年12期 v.37;No.536 1014-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