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团体标准

  •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规范化治疗技术标准

    <正>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外科技术创新与推广分会提出。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团体标准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本标准起草单位: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昆明市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天津市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东莞市儿童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

    2025年02期 v.39;No.550 9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专家论坛

  • 儿童耳鼻咽喉科疾病微创手术的应用

    刘大波;钟建文;仇书要;

    近年来,微创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着各学科不断向前发展,随着内镜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与球囊扩张技术的发展,儿童耳鼻咽喉科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微创技术旨在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解剖结构,减少与手术相关的组织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加速术后康复,同时获得与常规手术相同甚至更好的手术效果。未来微创术式的发展一定是以追求患者最大获益为目标,术式更为科学化、功能化、舒适化和多样化。微创外科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的合作,包括临床医师、工程师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推动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2025年02期 v.39;No.55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儿童耳鼻咽喉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

  • 下鼻甲射频消融在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浦诗磊;顾美珍;徐宏鸣;李晓艳;

    目的:探讨下鼻甲黏膜下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外科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于上海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接受双侧下鼻甲黏膜下射频消融术,同时接受腺样体扁桃体射频消融的伴有AR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通过观察指标和统计学方法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51例,其中43例进行了半年的随访。下鼻甲黏膜下射频消融术+腺样体扁桃体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3%。患儿术前术后的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出血、咽鼓管损伤、鼻腔粘连、鼻腔干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儿童AR可以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其中,下鼻甲黏膜下射频消融术更微创,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2期 v.39;No.550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婴儿喉囊肿的临床治疗策略

    娄凡;明澄;高燕;祖金艳;马静;

    目的:探讨婴儿喉囊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诊治的19例喉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电子喉镜检查后确诊。19例患者中,12例新生儿收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其中5例因重度呼吸困难术前已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7例予头罩吸氧治疗;其余7例患儿收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其中3例因睡眠中频繁憋气,予睡眠时面罩吸氧治疗。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方式切除肿物。结果:术后3例新生儿因合并肺炎未拔除气管插管,其余患儿在麻醉完全清醒后顺利拔管,且未放置胃管。所有患儿术后呼吸困难均消失,且未出现出血、声嘶、喉狭窄并发症。5例患儿术后1个月喉鸣症状未完全缓解,经电子喉镜检查诊断为喉软化症,建议定期随访。1例患儿于术后4个月复发,接受二次手术,随访半年未再复发。结论: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喉囊肿的有效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低。喉囊肿可合并喉软化症,这可能是患儿术后症状不缓解的原因。

    2025年02期 v.39;No.55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球囊扩张喉气管成形术治疗婴幼儿继发性声门下狭窄的效果分析

    李琪;王鹏程;倪祎华;谭乐恬;许政敏;陈超;

    目的: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技术治疗继发性声门下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7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技术治疗的继发性声门下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共10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6例,女4例。首次扩张时年龄13 d~3岁,平均7个月。声门下狭窄程度按Myer-Cotton分级:Ⅱ度2例,Ⅲ度8例。所有患儿均有气管插管史,其中7例因抢救需要行气管插管,3例因手术需要行气管插管。8例患儿合并其他疾病,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卵圆孔未闭,2例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及左耳极重度聋,1例合并脑肿瘤及脑积水,1例合并创伤性膈破裂膈疝及肝破裂,1例合并Ⅰ型喉裂。术前所有患儿均需要呼吸支持,7例需要高流量吸氧,3例需要无创呼吸支持。结果:10例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共扩张14次,平均1.4次/例,无并发症出现;所有患儿术后再次行透气试验评估声门下狭窄情况,Ⅰ度狭窄8例,Ⅱ度狭窄2例。随访6个月~6年8个月,平均46个月。患儿均脱离呼吸支持,且无明显活动受限。结论: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内镜下球囊扩张技术治疗继发性声门下狭窄安全有效,尽早明确诊断并治疗能够避免气管切开。标准的气管镜检查联合透气试验,评估气道管径,减少或避免气管插管后继发性声门下狭窄的发生是更重要的治疗措施。

    2025年02期 v.39;No.550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以气道受累为主的儿童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王颖;谢志波;陈佳瑞;李晓艳;

    目的:探讨以气道受累为主的儿童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上海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21年6月-2023年5月共收治5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儿,均符合Damiani标准。5例患儿均行气管切开术,内镜提示声门下狭窄,Myer-Cotton分度:Ⅲ度1例,Ⅳ度4例。颈部增强CT提示4例患儿喉腔软组织增厚,喉气管软骨前壁部分吸收,管腔狭窄塌陷;1例患儿气管管壁增厚,伴气管软骨变形、狭窄及钙化,累及气管后壁。1例患儿行移植舌骨喉气管成型+T管植入+载药支架植入,3例患儿行支撑喉镜下球囊扩张+T管植入+载药支架植入术,术后每2个月随访1次,将3枚可降解药物支架分别放置于T管左上方、右上方及T管下方,随访6个月。结果:5例患儿均在门诊随访中,其中1例已拔管,3例仍在门诊随访中,余1例因原发病控制不佳仍在风湿免疫科系统治疗中。结论:以气道受累为主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儿,在疾病进展期,可采用气管切开术以迅速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的症状;在病情稳定期,采用支撑喉镜下球囊扩张+T管植入+载药支架植入的微创手术方式,尽可能降低手术创伤导致的二次伤害,提高患儿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2025年02期 v.39;No.550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儿童先天性及后天性中耳胆脂瘤临床特征分析

    邵剑波;陈敏;郝津生;杨扬;刘薇;刘冰;马宁;张晓;王晓旭;张杰;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中耳胆脂瘤(congenital cholesteatoma, CC)及后天性中耳胆脂瘤(acquired cholesteatoma, AC)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为临床认识儿童中耳胆脂瘤及手术方式选择、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169例(176耳)中耳胆脂瘤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入组患儿年龄分布为2~14岁,CC组平均年龄(5.60±2.48)岁,AC组平均年龄(6.45±2.4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听力,CC组为(40.06±13.52)dB HL,AC组为(48.40±13.84)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EAONO/JOS胆脂瘤分期:CC组Ⅰ期比例小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预后:初次手术后复发率,CC为19.23%(10/52),AC为36.29%(45/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结束后乳突保留率,CC为28.85%(15/52),AC为5.65%(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AC相对CC侵袭性更强,并发症更多,且术后复发率高,乳突保留的可能性更小,需要临床早期发现及治疗,手术多考虑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2025年02期 v.39;No.550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外瘘口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切除儿童先天性第一、二鳃裂畸形的疗效观察

    赵东吉慧;李赟;赵斯君;黄敏;刘光亮;周政;

    目的:探讨外瘘口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切除儿童先天性第一、二鳃裂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先天性第一、第二鳃裂畸形且家属自愿接受内镜手术的患儿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0个月~12岁,总结外瘘口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切除儿童先天性第一、二鳃裂畸形手术方法及经验。结果:20例患儿均采用外瘘口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切除儿童先天性第一、二鳃裂畸形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内瘘口位于咽弓黏膜或腭扁桃体上的第二鳃裂畸形患儿,保留扁桃体,高位结扎内瘘口,并将瘘管摘除,残端用双极电凝烧灼,以破坏残余瘘管上皮。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均未见瘘管复发,恢复良好。结论:儿童先天性第一、二鳃裂瘘罕见,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瘘口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切除儿童先天性第一、二鳃裂瘘,术野清晰,美容效果理想,疗效满意。

    2025年02期 v.39;No.550 137-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在儿童咽喉部新生物中的应用

    张亚敏;夏忠芳;

    目的:分析儿童咽喉部新生物的临床特点,探讨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在儿童咽喉部新生物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6年1月—2023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46例咽喉部新生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5 d~9岁4个月,中位年龄2岁2个月。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21例以喉喘鸣入院,7例因发现口咽部或头颈部肿物入院,5例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4例以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3例声嘶,2例咽痛,2例吞咽不适,2例喂养困难。合并喉软化5例,鼾症4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重症肺炎4例,心肌损害3例,多处畸形1例,另有1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所有患儿均行CT或MRI检查,26例行局部超声检查,39例行电子喉镜检查。共19例患儿术后转入ICU,均为咽喉囊肿患儿。所有患儿均行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包括鼻咽部畸胎瘤1例,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口咽部横纹肌肉瘤1例,喉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1例,咽喉部囊肿38例(悬雍垂2例,口咽2例,会厌谷7例,舌根19例,鳃裂囊肿2例,喉部6例)。结论:儿童期咽喉部占位易致气道梗阻,包括一些罕见或者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可辅助诊断及尽早确诊,根据肿物性质不同,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存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安全、微创、精准,且视野清晰,值得在儿童咽喉部新生物切除中推广。

    2025年02期 v.39;No.550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 多孔聚乙烯生物支架联合颞浅筋膜瓣在耳再造中的应用

    林垦;杜玉玲;黄锐;李霞;张珩颖;华玉慧;苏栋;马静;

    目的:分析经头皮微创切口利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Su-por)联合颞浅筋膜瓣一次手术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2022年6月—2024年1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接受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支架Ⅰ期耳廓再造术的50例(共50耳)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儿均采用经头皮微创切口进行高密度多孔聚乙烯联合颞浅筋膜瓣的Ⅰ期耳再造术,并对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再造耳均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儿头皮微创切口瘢痕增生不明显,未见明显脱发。48例患儿再造耳廓对称,形态逼真且立体感强,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耳廓立体结构清晰,患者满意度增加,余2例患儿中有1例皮瓣坏死,经植皮换药后皮瓣成活;1例患儿由于瘢痕体质导致再造耳处切口出现瘢痕增生,耳廓形态欠佳,但头皮切口处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经头皮微创切口进行高密度多孔聚乙烯联合颞浅筋膜瓣的Ⅰ期耳再造术,耳廓对称,能更好地展现再造耳廓精细结构,头皮微创切口能有效降低术后瘢痕增生、头皮切口脱发的发生概率,随着时间延长,再造耳立体结构清晰,是一种有效的耳再造方法。

    2025年02期 v.39;No.550 147-15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超声引导穿刺联合内镜下内瘘口黏膜电烧灼术治疗新生儿梨状窝瘘的经验初探

    张洋;毕静;余波;付勇;

    目的:探讨新生儿梨状窝瘘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梨状窝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过程与治疗方法。结果:共有8例患儿,其中男2例,女6例;左侧7例,右侧1例。6例产前检查发现胎儿颈部包块,2例出生后发现颈部肿物。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入院后所有患儿均行颈部超声及增强CT检查。颈部超声均提示颈部囊性肿物,其中囊肿伴有分隔者3例;增强CT检查中,发现颈部囊肿有气液平者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颈部肿物穿刺和(或)置管,并在支撑喉镜下行梨状窝内瘘口黏膜电烧灼术,术中发现囊液均为黄色稀薄样液体,无感染表现,手术操作顺利。术后随访12~72个月,未见声嘶等并发症,亦无复发病例。结论:新生儿梨状窝瘘多表现为颈部较大的囊性包块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颈部增强CT见肿块内有气液平可作为梨状窝瘘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超声引导穿刺联合内镜下内瘘口黏膜电烧灼术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可作为新生儿梨状窝瘘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

    2025年02期 v.39;No.550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感染期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分析

    郭宇峰;高兴强;许政敏;邓海燕;吴晓慧;

    目的:探讨在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感染期,采用支撑喉镜下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梨状窝瘘口射频消融术联合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厦门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上述联合手术治疗的30例先天性梨状窝瘘感染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术后,患儿均进行了密切的阶段性随访,包括颈部彩超和电子喉镜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未出现咽瘘、吞咽困难或内瘘口周围及瘘管深部感染,颈侧脓肿的切排创面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处理梨状窝内瘘口联合颈侧脓肿切开引流术在治疗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感染中显示出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的优势。这一联合手术方法为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2025年02期 v.39;No.550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 儿童特殊类型伴肉芽肿喉异物的诊治分析

    屠德桢;林宗通;沈翎;陈德平;杨中婕;廖桥淯;

    目的:探讨儿童特殊类型伴肉芽肿喉异物的诊断和治疗,为该病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以及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的5例儿童特殊类型喉异物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案。结果:(1)初诊时6例患儿均被误诊,病程较长,其中5例无明确异物史,1例有异物史但未发现异物。(2)临床症状多样化,可表现为声嘶、咳嗽、喘鸣、呼吸困难,也可无明显症状。(3)3例采用喉镜检查确诊,3例采用喉镜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4)未被肉芽肿包裹的异物,先取出异物再治疗肉芽肿;肉芽肿包裹的异物,先切除肉芽肿,再取出异物。结论:特殊类型伴肉芽肿的喉异物可由于缺乏异物史等原因,致异物长期滞留,导致肉芽肿形成,引起误诊。电子喉镜结合喉部CT检查可早期明确诊断。可视喉镜结合喉内镜使用方便,等离子刀有利于精准切除肉芽肿,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气管切开。

    2025年02期 v.39;No.550 16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儿童OSA全身麻醉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陈兰;刘大波;钟建文;仇书要;周宜龙;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全身麻醉手术后呼吸暂停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OSA全身麻醉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发生的4例OSA患儿全身麻醉手术后呼吸心搏骤停事件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4例OSA患儿全身麻醉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绀、意识丧失,其中1例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经过吸氧、吸痰、加压通气、唤醒及心肺复苏等措施积极抢救,4例患儿均转危为安。术后随访2~6个月,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呼吸暂停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麻醉药物残留、OSA疾病的特性以及儿童群体的特殊性。结论:儿童OSA全身麻醉手术后需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若出现呼吸抑制,应积极抢救,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2025年02期 v.39;No.550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儿童双侧声带麻痹激光手术2例并文献复习

    程超;周宜龙;刘大波;庄佩耘;

    声带麻痹(VCP)是指支配喉内肌群的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导致声带的运动障碍,可同时伴有喉的感觉神经障碍。双侧声带麻痹的症状主要为哭声嘶哑、吸奶呛咳、喉喘鸣,严重时可致窒息。我科近期采用CO_2激光对此类患儿展开治疗,但两者的预后却有明显的差异。病例1为2岁男性,主诉“气管切开术后2年”来诊。患儿出生后诊断“双侧声带麻痹伴Ⅱ度喉梗阻”,在本地医院接受了气管切开术,并维持气管造口至今。电子喉镜检查显示:双侧声带固定于旁正中位,声门裂隙约1 mm,未见明显外展运动。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2为1岁女性,主诉“气管切开术后1年余”就诊,患儿诊断:(1)双侧声带麻痹;(2)喉软化症;(3)新生儿肺炎。在外院接受了气管切开术,并自此维持气管造口状态。电子喉镜检查示双侧声带内收固定,声门裂隙约0.5 mm,声带外展受限。患儿术后效果不佳,未能拔管。

    2025年02期 v.39;No.550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残余OSAHS合并高碳酸血症儿童1例

    杨李强;仇书要;钟建文;罗向前;周宜龙;曾锦鸿;刘大波;

    本文报道1例11岁2个月的女性患儿。6年前,患儿因睡眠打鼾在我科行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但术后效果欠佳。本次入院前2周,患儿睡眠打鼾加重,伴憋气,且无法平躺睡眠,遂于2023年12月1日再次入住我科。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诊断为(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度);(2)高碳酸血症。予自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睡眠呼吸监测指标恢复正常。随访1个月后,患儿生长发育较前明显加快,嗜睡问题得到缓解。

    2025年02期 v.39;No.550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在儿童OSA中的应用进展

    仇书要;蔡晓婷;钟建文;刘大波;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drug-induced sleep endoscopy, DISE)是指使用药物诱导接近于人的生理睡眠状态下进行的一种内镜检查,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从儿童DISE适应证、麻醉方案及结果判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儿童DISE的拓展应用提供依据。

    2025年02期 v.39;No.550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下载本期数据